【勿以貌取人】

有一次機緣與同學去阿里山遊玩,其中有位腳不方便的女性朋友和我們同去,但她長的很甜美。在搭乘火車時突然出現三位不知名的男同學向這位女性朋友搭訕。因為她站在人群角落中,所以男同學沒注意她的異樣。 夾在人群中他們有閒聊幾句。目的地到了,火車停了,男同學先下車站在一邊,等她出現,她很辛苦的移動她的代替腳,下火車。三位男同學看了,乾笑一會,快速離開,而她只能落默的承受。社會給予人們的觀念,常不自覺的以外貌取人,其實誰又屬於完美之人?既然自己不是,又何必只注意別人的不完美?自己並非美麗或者健全,也無需自卑,心美麗才是最完美之人。倘若是依附著自己的美麗而目中無人,才是可悲。

【少花錢,減欲望】

一位什麼都做不好的家庭主婦,因為一場車禍失去了她的生命支柱與經濟來源長達一個月,她必須靠安眠藥才能安眠,為了撫養小孩子,她必須搭起鐵皮屋賣自助餐,但是她的身體裡面有一個聲音在吶喊著:她想去做陶。做陶一直是她的天份,也是她生命中的最愛,但是為了撫養小孩她不得不放棄這個最愛。但是日日做,她還是夜夜想,她還是無法拋棄她的最愛。一日她終於領悟到:我不一定要犧牲我的最愛,生活可以簡單過,不可輕言放棄理想!於是她從她的食衣住行上面去精簡,並將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,如今她一個月只需花五千元,埋首多年,她已經有了很好的成積。有人問她,還要撐多久?她說:「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。」當年有一個老師給我們一個課外活動的題目,要我們不帶一毛錢出去走一個小時,回來之後把你在路上看到的一切記錄下來。每個同學都寫得很起勁,他們享受著這種純收穫的快樂。老師說:「一無所有,也可以快樂的。」有許多苦是因為欲望太多,有許多沮喪是因為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,有許多人不快樂,是因為自己做的事是自己沒興趣的,甚至自己不知道自己興趣的東西是什麼?找到沮喪的源頭,如果是欲望,是不是可以斬除?是不是可以眼不見為淨?如果你沮喪的源頭是「不得志」,那麼你是否想過每天做一些努力,划向它一些,一天接近它一些,這樣子會不會比你自暴自棄、甚至墮落終日要好呢?
【心情的平衡開關】
有一部電影,描寫一位心理學家輔助一個從小就在山裡長大的女孩,其中她敘述自己的童年故事:我的母親一直教導我們要堅強,而她從來不在我們面前哭。導致我們成長以後,個性怪癖,不與人交通,所有的心情都不與人分享,人際關係疏離。有一天我終於告訴我的母親說:「媽!你為什麼不哭一哭!讓自己的情緒發洩一下!你被爸爸故意遺棄!請不要故做堅強好嗎?」在我的家中,只要小孩子一哭,我老爸就會告訴我們:哭也算是一種運動,等到自己長大以後,發現哭有時是一種反省的力量,壓力的抒發,甚至於是一種享受,如果說你是看了一部感人落淚電影,哭泣並不表示你是一個弱者。相反的,是一個情緒智商高人的表現,因為你在你的情緒危機中,找到了一個平衡桿,一個自製的平衡開關。找一個只有自己的地方靜靜的哭一哭,你會發現你舒服多了,或許你的問題就在此刻獲得了解答。如果你不小心在別人面前哭了,不用覺得不好意思,因為讓別人知道你需要幫忙,你的援助會既快又多,當然也讓自己知道,自己欠缺什麼,什麼該努力補強。哭一哭,沒關係。將一切欲望減少,知足知足,惜福惜福,你將會發現:你努力得真實,活的快樂--沮喪是什麼玩意?你完全不放在眼裡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leil07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